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上)

来源:天虎科技 发布时间:2018-11-05 11:29

人工智能无疑是当下全球瞩目的科技焦点。

《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行“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重要国家级战略规划发布,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发展。在成都,天虎科技这两年看到了不少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兴起,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热潮的组成部分。而四川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最重要的观察点正是在成都高新区。

令人关注的是,目前到底成都出台了哪些政策鼓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哪些知名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据天虎科技观察,基于现有政策及相关材料,聚焦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现状以及问题,成都人工智能知名公司考拉悠然编写了《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对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做了系统梳理,并在其中提出“通过引导资金来鼓励行业协作以及外来人工智能优势企业团队落户成都”“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联合企业及科研机构、金融支撑单位共同打造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等建议,富有参考价值。

在西南地区,以电子科大申恒涛为核心的考拉悠然技术团队依托自身近二十年的科研积累,在成都市及成都市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响应国家号召,于2017年成立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

为帮助大家认识成都市及成都高新区的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升公众认知水平,助力产业健康发展,服务政府战略决策,天虎科技特将《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全文发布,略有删节整编,全文约13000字,建议大家先收藏后观看。

蓝皮书分为四大部分,包括:

一、四川省和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概况

二、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情况

三、成都高新区代表性人工智能产业简介

四、发展展望

本文包括其中第一、二部分。

第一部分:四川省和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概况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展规划》确定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国家战略”时代。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

科技部、工信部等相继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方案》以及《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一批文件。国内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有关政策。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期,四川早已开始行动。2017年12月召开的四川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方案,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近年来,四川省相继出台以《四川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方案》和《四川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方案》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相关政策100余项,为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2017年,四川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按照规划,到2020年,这组数字将分别为80亿元和700亿元;而到2025年,这组数字将分别超过300亿元和3000亿元。

据腾讯发布的《2017互联网科技创新白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82.8%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分布在北上广深,四川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六位,占总量的2.72%,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一。

据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调研信息显示,全省约有125家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企业,涵盖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语音识别、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硬件、大数据等领域,其中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有企业81家,人工智能核心基础领域有企业44家。

四川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主要优势,一是人才充足,二是表现在应用场景上。

西部人才高地:近年来,四川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大力实施以“千人计划”和“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等为牵引的重大人才工程,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16条政策”、出入境政策措施“13条”等配套服务政策,聚天下英才助川发展的成效显著。 

自2009年“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四川财政累计投入10亿余元资金,分九批资助引进省“千人计划”专家1008名、顶尖创新创业团队92个。其中,296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七。

在“千人计划”示范带动下,2009年以来,四川留学回国人员数量每年呈40%以上递增;省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办理海外学历学位认证人数累计达1.7万人,每年呈25%以上递增。

目前,每年到川工作、交流、访问的各类外国专家,已超过1.2万人次,位列中西部第一。此外,四川高校密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在脑神经科学、脑机接口、深度学习、机器证明等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较好的人才储备。

大量数据支撑:据统计,2017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302万人,位居全国第三,人口增量达到40万人。以教育方面为例,据四川省教育厅发布,2017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校2.44万所,各级各类教育注册学生1870.4万人。

2017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570所,招生178.49万人,在校学生802.42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1274所,招生86.02万人,在校生238.69万人。K12阶段的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鲜力量,其产生的数据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更利于今后在AI教育、AI医疗、AI保险等领域的应用。

成都优势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应用基础好,文旅资源富集,现代商贸人气聚集,科教资源得天独厚,生态本底优势突出,这都为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跨界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保障。

本底转型升级需求和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强大,也为人工智能在汽车工业、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等多领域发展应用场景提供了广阔空间。2018年5月,成都市政府办公厅通过了《关于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

该《意见》明确,为了创建中西部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高地,在未来三年内成都市将实施前沿基础研发、新兴产业发展、骨干企业引育、人才高地建设、服务能力提升五大重点计划,并部署“人工智能+军民融合”、“人工智能+健康医疗”、“人工智能+交通物流”、“人工智能+智慧旅游”、“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公共服务”、“人工智能+城市管理”和“人工智能+现代金融”八项重点工程,促进智能经济发展和智能社会建设,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人工智能产业链结构通常分为基础层(计算基础设施)、技术层(软件算法及平台)与应用层(行业应用及产品)。成都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2018年上半年征集和梳理了市内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的信息,依据在产业链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将相关企业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类别,制作了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地图。

成都已有110余家互联网相关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其服务或产品,主要涉及家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企业服务、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等行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比如机器视觉、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成都正在涌现一部分优质人工智能创业项目。

但由于人工智能创业通常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加之成都早期投资环境与东部城市相比尚不够成熟,目前成都人工智能创业团队多围绕自己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在某一垂直行业具体场景下做细分,抢占细分领域的领先位置。

相较于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人工智能重镇,四川省和成都市在人工智能领域尚还缺少“独角兽”企业和“名片级”典型人工智能应用,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重大应用系统等方面差距较大。

赛迪顾问2018年8月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通过对近40个人工智能重点城市进行评价,排出了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十五强。成都市位列在全国第11位,人工智能从业人数全国占比3.4%,投融资10.1亿元,全国占比1.9%。

与国内顶级人工智能研发机构相比,四川省和成都市人工智能企业多数处于应用层,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和核心企业。在资金上,本地的风投资金对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还相对比较冷淡。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冲击,只有企业加强研发创新,政府加大政策支撑,才能留住人才、发展人才,进而领跑AI产业在教育、医疗、金融、保险等各个领域发力,为本地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助威助力。

第二部分: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情况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成都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全国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亦是四川天府新区重点区域。

2016年,成都高新区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高新区的综合排名升至全国第3位,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2017年四川省新增的43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248家来自成都高新区,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首次突破1000家,达到1058家。

截至2017年末,成都高新区聚集各类股权投资机构521家,占金融机构总数近六成,管理资金规模1500亿元以上,已累计帮助区内3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各类风险投资85亿元以上,并购重组30余起。

各类企业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成都高新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最宝贵的核心资源。根据成都高新区新经济生态圈规划,全区将瞄准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流量经济、创意经济、绿色经济6大领域,聚焦人工智能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积极发挥已有产业、人才、资源等优势,培育出一批高价值企业,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活跃。

高新区围绕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在全市率先开展机构改革,成立了推进新经济发展的专门机构-科技与新经济发展局,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传感控制、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无人机等以新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领域,出台了《成都高新区关于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若干政策》和《关于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文件,引导人工智能企业加快集聚发展。高新区也召开多次企业座谈会,搜集企业诉求。

“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新业态,而人才储备则将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才政策方面,成都高新区发布的《实施“金熊猫”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政策》显示,成都高新区努力构建新经济人才招引培育体系,将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新经济行业领军人才,同时,依托创新型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大批新经济领域创新创业的“生力军”。

作为成都高新区人才政策的“升级版”,“金熊猫”人才新政50条包括了:“金熊猫”人才引进计划、“金熊猫”人才培育体系、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建设、后勤保障服务等内容,力争到2025年引进2万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打造全球人才活力区。

在校地合作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借鉴“斯坦福+硅谷发展模式”,在“地方政府+园区+高校”三方共同投入、合作共建、利益共享机制下,支持鼓励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针对相关前沿技术开设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开展研究、设计和竞赛等系列活动,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和产业联盟,推动技术成果本地转化落地应用。

以电子科大为例,双方将合力打造新一代信息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和创业高地,力争到2022年底,在电子科技大学周边形成1000亿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

2017年9月以来,成都高新区成功引进了总投资6.1亿元的中国联通成都国际大数据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哈工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技术产研院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保利防务云平台西南中心项目、李骏院士团队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成都分中心项目、尧德中院士团队癌症识别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四川钜正石油管道无损检测项目等一批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在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孵化培育方面,政策产生的效果同样显著。成都高新区主动把握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培育和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目前聚集专业从事人工智能的初创企业近30家,分布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推荐引擎和协同过滤等领域。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评选出的2018年第一批100个人工智能应用案例中,成都高新区共有3家初创型人工智能企业案例入选,分别是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的豆豆数学、成都宽邦科技有限公司的BigQuant和成都启英泰伦科技有限公司的CI1006芯片。 

成都高新区此次入选的3家企业,准星云学成立于2014年,启英泰伦成立于2015年,宽邦科技成立于2016年。在企业成立后的一两年内,3家企业相继成功研发产品并推向市场。从所服务的领域来看,准星云学的豆豆数学是一款数学在线学习软件,也是入选案例中唯一面向初等数学教育的产品,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该平台实现“1对1”因材施教。宽邦科技的BigQuant是一个人工智能投资平台,而启英泰伦的CI1006芯片则是一款可运用于智能家电领域的人工智能语音芯片。

供稿:考拉悠然 编辑:天虎科技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09SICHUANINTERNETSOCIETY.Allrightsreserved.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晖路360号晶科1号3楼  工作QQ:2136693690;联系电话:028-85508997

法律顾问: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ICP备案号:蜀ICP备17029961号